医案精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3/6/8 13:19:08 人气:


      患者周某某,男,51岁,齐齐哈尔市人,既往乙肝大三阳病史二十余年。未经系统治疗。


(一诊)患者主诉:两胁胀痛半年余,加重伴口干口苦一个月,于2022年2月12日就诊于我院消化科门诊。症见两胁胀痛,口干口苦,便秘,睡眠差,自行间断口服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舌红,苔薄白,脉沉弦细。自带化验单乙肝五项(2021年5月10日):HBsAg(+) HBeAg(+)HBcAb(+)(大三阳)。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 (2022年2月12日):4.00E+07 IU/mL。甲胎蛋白及肝功正常范围。消化系彩超(2022年2月12日):肝回声改变(脂肪肝)肝内多发囊肿 胆囊壁欠光滑。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补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中药膏方处方如下:

黄芪100g、党参100g、熟地100g、山萸肉100g、枸杞100g、麦冬100g、制首乌100g、夜交藤150g、女贞子100g、墨旱莲100g、菟丝子100g、柴胡75g、黄芩50g、枳实100g、厚朴100g、清半夏75g、陈皮100g、砂仁50g、茯苓50g、炒白术100g、当归100g、川芎100g、茵陈150g、金钱草150g、猫爪草100g、石见穿100g、半枝莲100g、半边莲100g、白英100g、白花蛇舌草150g、炒薏苡仁150g、三七粉50g、水蛭50g、桑寄生100g、续断100g、杜仲100g、山慈菇100g、夏枯草100g、香附75g、木香75g、郁金75g、丹皮100g、丹参100g、蒲公英150g、连翘100g、重楼100g、杏仁75g、炒酸枣仁150g、远志100g、百合100g、合欢皮100g、焦三仙各100g、鸡内金100g、炙甘草50g、肉苁蓉100g、桑葚子100g、刺五加300g、龟板胶50g、阿胶50g、鹿角胶100g,上方加蜂蜜熬制成膏,15g/次,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

 

(二诊)2022年4月27日患者复诊,自诉诸症明显好转,已无明显不适。

 

复查乙肝五项(2022年4月27日):HBsAg(+) HBeAb(+) HBcAb(+)(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2022年4月29日) 6.57E+03IU/mL。肝功、甲胎蛋白正常范围。消化系彩超(2022年4月27日):肝内多发小囊肿 胆囊壁欠光滑。

 

继用上方制作中药膏方服用。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勿劳累,调节情绪,勿生气,不适随诊。

 

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祖国医学历代文献并无“病毒性肝炎”的病名记载,与本病相关的症状描述,可见于胁痛、肝着、臌胀、肝积、黄疸、疫毒、虚劳、郁证、呕吐等证候中。

 

乙肝病因多为 “正气不足”,“邪毒”入侵。正虚邪恋,湿热疫毒不仅蕴结气分,且常深入血分,瘀滞肝络,表现出湿热毒瘀互结的病理特点。正气虚损,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湿热夹毒、邪毒留恋,耗气伤阴,损肝伐脾、脾虚肝郁为基本病机。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的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入侵后,引起淋巴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而损伤肝细胞有相通之处。总之,乙肝是以湿、热、虚、瘀、痰为主,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导致病情持续迁延不愈。目前,中医学治疗乙肝以治肝、脾、肾为主,治胆、胃、肠为辅,抓住湿、热、瘀、痰不放,舒展气机,解毒化浊,时刻不忘顾互气阴。具体的治法,较常用的有:疏肝理气法、清热解毒法、疏肝健脾法、健脾化痰法、清热利湿法、清肝利胆法、养肝补脾法、活血化瘀法、滋养肝肾法、温脾补肾法。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案患病多年,肝气先伤,气病及血,再及津液,病邪由经到络,导致经络瘀阻;湿热毒邪羁留日久,又因该病易伤阴动血,血不循经而成瘀血,气滞血瘀则可发展成“癥积”;若更进一步,又可致水湿内停而成“鼓胀”之极期。可见乙肝发病病机复杂,病证多变,且影响广泛,可涉及心肺,横可影响胆胰,中可影响脾胃,下可影响肾与膀胱等脏器,而形成虚实错杂,寒热互见的种种证候,因而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中医认为,辨治慢性乙肝,疏肝理气虽重要,调理气血阴阳最为关键,故治疗重在整体调节人体脏腑的平衡,扶正重在温补中州,使脾胃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同时需要注重调补肝肾,活血祛痰,化瘀解毒。对于此病的治疗,贵在坚持,从而减轻肝病发展并注重生活饮食调理才能稳定病情。运用中药膏方,可以多方面兼顾,正合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图.jpg

治疗前(乙肝大三阳)

图2.jpg

治疗前(病毒复制活跃)

图1.jpg

治疗后(乙肝小三阳)

33.jpg

治疗后(病毒载量下降)




0451-5565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