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及成果

发布时间:2020/12/23 16:36:44 人气:

一、 基于钙稳态失调探讨不同电针头穴透刺对帕金森


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凋亡及相关蛋白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退变为只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限制病人的活动能力及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到目前为止,左旋多巴替代疗法一直被誉为是本病药物治疗的“金标准”。但新近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药物可促进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程序化死亡。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表明,采用头穴透刺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并探讨其理论机制,本课题通过测定帕金森模型大鼠造模及不同干预手段治疗前后黑质钙离子分布、贮存和转运过程等不同环节的变化情况,以及神经元和相关蛋白基因调控层面的变化情况,从维持多巴胺神经元钙稳态以降低凋亡诱发因素,从基因调控水平上协调bcl-2与bax的表达以及在效应阶段组织Caspase-3的激活与释放这三个不同角度探讨针刺对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的干预途径及其抗凋亡的作用机制。同时根据不同电针的作用效果,优选出最佳干预手段,为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二、基于辨证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血的疗效评价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


研专项)


本课题立足于挖掘全国肾病专家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血尿的经验,以合理的试验设计和规范的统计分析,以求将血尿的诊断、辨证分型进一步规范,创制标准化诊疗方案和路径以及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临床辨证治疗尿血经验及参考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择常见的4个证型:邪热内蕴、迫血妄行;气阴两虚、下焦湿热;肾阴亏耗、相火妄动;脾肾两虚、失于固摄,进行临床观察12周。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尿红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改变。采用多中心、治疗前后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通过大样本量观察证实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血的疗效,规范血尿辨证分型,为临床提供治疗血尿的有效方剂,为临床新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中药灌肠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


由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其病程长、易复发、远期疗效差己成为治疗难点,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治疗UC的西药主要有SASP,5-ASA、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及调节剂、抗感染药物等,但疗效不够满意,同时用药疗程长,副作用较多,尚无理想的药物与治疗方法;中医中药采用辨证分型、单方验方及分阶段治疗等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具有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等优势。


溃疡性结肠炎归于“久痢”、“泄泻”、“便血”等病症的范畴,我科针对其湿热蕴结肠道,热邪灼伤血络,热盛肉腐,疮疡不敛的病因病机,临床采用中药灌肠剂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使湿热之邪无所藏匿,邪祛则诸证渐消,辅以止血生肌,消肿定痛之品,对本病之泄泻、下利赤白脓血、腹痛等症收效迅速,临床疗效显著。中药灌肠剂具有易被直肠吸收,较口服给药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以及胃和小肠消化液和酶系的破坏,避免口服药物对胃的刺激等特点。


本研究拟在完成中药灌肠剂药学研究基础上对相关的药理学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观测IL-1β和IL-8mRNA的基因表达及相关指标变化,揭示中药灌肠剂的作用机理,解决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易复发等治疗难点,提高远期疗效。


0451-55653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