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膏方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2/9/15 16:43:23 人气:

11.jpg

一、病因病机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各国感染率不相同。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多达3.6亿,我国占其中的1/3,一经感染上,病情缠绵,不易治愈,本病属中医学的“胁痛”“黄疸”“积聚”“疫毒”等范畴。该病多由湿热疫毒为患,机体正气不足,无力拒邪,以致湿热邪毒隐伏血分,阻滞气机,肝气不舒;湿邪停滞,困阻脾阳;热扰营血,肝失柔养;耗劫津液,致肝肾俱虚。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正气之不足,主要应责之于脾胃气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人之气血充足,而有足够能力抵御外邪入侵。脾主运化水湿,乙肝疫毒为湿热毒邪,即使感染乙肝疫毒,若脾土强则水湿运行正常而湿无所恋,热无所依,病情向愈。此正如《幼幼集成》所说:“脾土强者,足以捍御湿热,必不生黄。”

二、临床表现

乙肝疫毒病位在肝,肝有病则易乘侮脾土,故临床出现体倦乏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胁肋胀痛,少气懒言、身目发黄,大便稀溏,舌苔白厚而腻,脉弦缓。

三、治则

健脾利湿,清热解毒,行气解郁,滋肝活血。

四、处方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用药时,须注意清不宜太寒,利湿不宜太燥,疏肝不宜太过,活血不宜太破,健脾不宜太壅,滋阴不宜太腻,以免影响各脏腑之气血阴阳平衡,应努力达到“医道平衡”。

由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机复杂,涉及脏器多,症状多变,虚实相兼等特点,一方一药难以奏效。笔者经多年临床验证,以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和茵陈蒿汤化裁兼施清热解毒之品,应用中药膏方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实为最佳选择。中药膏方具有药力大,针对性强,作用持久,治疗兼症多,集治、调、养于一体之优势;因此,笔者经常应用中药膏方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等慢性肝病。

膏方基础方:

柴胡10、黄芩10、白芍15、枳壳15、香附15,川芎15、茵陈30、金钱草30、郁金20、黄芪30,党参20,茯苓20,炒白术20,砂仁15,山药20、半枝莲15、舌草30、虎杖20,焦三仙各15,焦栀子15,炒薏米30、丹参20,丹皮20、赤芍20,连翘20、重楼20、垂盆草20,半边莲20,蒲公英30、五味子20、旱莲草20,女贞子15,土茯苓20、山萸肉15、泽泻20,甘草10。

此方为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膏方基础方,需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表现而加减应用。切记做到辨证施治,一人一方,随症加减。同时要戒烟酒,勿过劳,调情志,慎起居,忌生冷、辛辣、油炸食品,宜食用温且易消化之品。

五、按语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外感湿热疫毒引发,要使病愈,首先驱逐外来病邪。湿热毒邪胶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故清热解毒利湿法须贯穿整个治疗始终,这是治疗之关键。引起乙肝的湿热毒邪也不同于一般的湿热病邪,其性胶着顽固,驱邪务尽,要守方坚持治疗,提高病人依从性,延长病程以利驱邪。多用象溪黄草、鸡骨草以及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珍珠草(叶下珠)等甘淡微寒之品,以达清热解毒利湿驱邪之功。

六、病案实录

闫某,男,39岁,呼兰人。2018年初诊时主诉:乏力,右上腹胀痛,口干口苦,大便稀,3月余。

现病史:患者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右上腹胀痛,口干口苦,大便稀,手足凉。诊查见患者神清语利,形体偏瘦,舌红,苔白,脉沉弦细。

查体:BP:130/90mmHg,实验室检查示:小三阳,DNA:6.09E+06IU/m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63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7U/L,谷氨酰基转移酶90U/L,AFP:8ng/ml。

辨证:脾虚肝郁,运化失常,故大便不成形,胁肋胀痛。脾虚湿停,湿郁化热,故口干口苦。

中医诊断:胁痛(脾虚气滞兼湿热)。

西医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小三阳)、胆囊炎。

中药膏方:

黄芪20g、西洋参20g、熟地20g、山萸肉20g、枸杞子2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菟丝子20g、制首乌20g、柴胡20g、黄芩15g、枳实20g、厚朴20g 、茯苓20g 、炒白术20g 、土茯苓30g、舌草30g、炒薏米30g、茵陈5g、金钱草30g、猫爪草20g、焦三仙各30g、山药20g、虎杖20g、垂盆草20g、郁金30g、寄生20g、川断20g、杜仲20g、牛膝20g 、重楼20g 、公英30g、甘草15g、木香15g、香附15g、当归20g、川芎20g、苍术20g、半夏15g、砂仁15g、淫羊藿10g、陈皮20g、葛根20g 、连翘20g、半边莲20g、半枝莲20g、丹皮20g、丹参20g、 焦栀子15g、吴茱萸15g、莲子20g、甘草10g。

上方5付,加入刺五加1000克、龟板胶200克、阿胶200克、鹿角胶200克。加工为膏方,口服一次10ml,一日两次。

2019年二诊时患者自述:服药两个多月后,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不适感。前来复查,实验室检查示:小三阳,DNA:5.0E+02IU/ml,肝功正常,AFP:11.5ng/ml。诊其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细,嘱其续服膏方。上方4付,加工为膏方,口服一次10ml,一日两次,随诊。

12.jpg

张雅丽,女,黑龙江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指导老师,国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名中医,首届龙江名医,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张雅丽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具有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及学术经验,在治疗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消化病领域的疑难病有独到见解,曾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一作者),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擅长治疗: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萎缩性胃炎,胆囊炎,胆石症,心悸,失眠,痛风,更年期综合征等。

张雅丽教授还擅长运用中药膏方或浓缩丸治疗慢性肝病,胃病;肿瘤术后和放化疗后的调理和康复;失眠,亚健康状态,内分泌代谢病康复等内科疑难杂症。

(本文作者为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名中医,张雅丽教授)


0451-55653086